院系动态

院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理论武装凝聚奋进力量,勇担“十五五”育人使命

作者:李晶 发布日期:2025-10-31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10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专题学习活动,以“把握核心要义 践行时代使命”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院院长张治富以《深学笃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勇担“十五五”现代化新使命》为题作辅导报告,推动全院教师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决策部署上来。

会上,张治富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路径”“‘十五五’时期的使命担当”三个维度展开系统阐释。他强调,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等重要论断 ,为高等教育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求全体教师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思政育人价值。

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与学院职能定位,张治富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教育主阵地,需将全会精神与食品科技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找准坐标。围绕助力“十五五”规划落地,他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筑牢政治忠诚,深化理论武装。突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融入课堂教学和学术研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强化系统性学习,通过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形式,全面把握《建议》的三大板块(总论、分论、保障)和七大发展目标,避免碎片化解读。

二是推动“三进”工作,创新教学范式。精准融入各门思政课,例如在“德法”课中讲清“阶梯式推进现代化”的唯物辩证逻辑,在“毛概”课中解析科技自立自强与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专题金课,结合学校“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健康中国”的办学使命,开发案例库,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等战略任务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鲜活素材。

三是强化师德师风,担当“经师”“人师”。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在课堂、网络等场合旗帜鲜明反对错误思潮,以全会精神引领青年价值观塑造。践行“知行合一”,组织学生开展“十五五·青年行”等实践活动,将政策语言转化为行动指南,如参与社区治理、科技助农等,强化使命担当。

此次学习活动采用“集中学习+自主研学+实践转化”模式,通过专题讲座、分组论辩、主题党日等形式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学院同步组建“理论学习小组”,聚焦“思政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培育融合路径”等课题开展研讨,鼓励教师结合课程实际撰写转化方案,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十五五”规划的具体教学实践。

下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思政育人全过程 ,为培养更多德技双修的食品科技人才、助力区域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思想动力。